帶量跳水出貨
形態(tài)特征
(1)開盤或盤中出現了幅度較大的跳水走勢。
(2)跳水時的股價下滑速度(與飆升時的上揚形態(tài)正好相反),股價出現快速下跌,成交量為巨量,放大明顯。
(3)盤中低點處,個股反彈力度弱,且量能明顯小于跳水時。
形態(tài)解讀
帶量跳水是主力下跌出貨行為的一種盤口表現形態(tài)。在個股遇利空消息或是大盤走勢較弱時,主力往往會選擇以空間換時間,通過壓低股價、吸引抄底盤的方法來實現快速出貨。由于主力出貨力度較大,而承接方為市場的散單,因而,跳水后的走勢顯得綿軟無力,空方占據了完全主動。
如圖所示,在案例分時圖中,此股早盤大幅跳水且巨量放出,隨后的盤中走勢較弱,這是帶量跳水出貨的典型盤口形態(tài)。
放量跳水是大資金出逃的信號。若個股中短線已有一定漲幅,則預示著深幅調整,甚至是行情反轉的來臨,而且,下跌出逃往往會造成價格走勢短線崩塌。持股者應第一時間M出離場,以規(guī)避風險。特別是在大盤走勢較差的背景下,主力出貨與系統(tǒng)性風險雙重疊加,若不能第一時間M出離場,則很有可能陷入深度套牢的窘境。
以圖中案例來做如下分析:
(1)在 A 段走勢中,該股大幅低開,形成了跳空缺口,且開盤后股價又快速跳水,且伴有巨量,這說明主L出H意愿堅定,預示了行情的反轉。
(2)隨后的 B 段走勢中反彈至均價線上方,但反彈時量能明顯縮減,這表明多方反攻力量遠遜于空方力量。
(3)C 段的走勢圍繞均價線,雖然此時的價格走勢停止下跌,但這僅僅是因為主力在盤中低點出貨力度減弱的結果。
(4)綜合來看,A 段走勢已表明了方向性選擇,也體現了主力的下跌出T行為。由于當日是主力下跌出T的首個交易日,所以后續(xù)仍有較大下跌空間。